2007年是“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这一主题,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岛创建全面实施,民生问题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呈现同步、协调发展的格局。2007年实现增加值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13.7%,比上年下降1.6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49.0%,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37.3%,与上年相比持平。
招商引税力度加大,税收征管得到加强。2007年完成税收收入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7%。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财政收入增长明显。2007年完成财政收入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财政支出在支持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1.3%,其中:用于工商金融等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用于一般公共服务4.6亿元,比上年增长44.5%;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8.8亿元,比上年增长69.1%。
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以来,随着生态岛建设的有力推进,崇明新城、陈家镇建设和长兴海洋装备岛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也保持稳步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2.0亿元,增长40.5%,占总投资的49.7%。完成了危桥改造、乡村公路、菜园设施和新城道路等建设;更新改造投资2.1亿元,增长4.2%;房地产行业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投资增长保持一定发展速度,今年相继建成了天赐景城、绿岛阳光、嘉年花园、海岛新城、陈家镇宅基地置换一期、新河镇配套商品房等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12.2亿元,增长26.0%;农村集体投资8.0亿元,增长10.3 %。
农业
2007年,全县农业积极发展特色、绿色和有机农业,推进农业主导产业的标准化、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植业方面确保良田面积,调优产品结构,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76.7万亩,比上年减少0.6%,实现总产量31万吨,比上年减少2.9%;新建设施粮田面积5523亩,“寒优湘睛”“嘉花一号”及“金丰”等优质稻米种植比例比上年有所提高;蔬菜及其特色经济作物总产值为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播种面积达到57万亩次,总产量为116万吨,比上年增长0.9%。林业方面重点推进四旁林地建设,继续扶持发展规模化生态果林建设,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4万亩,其中公益林0.6万亩,经济林0.7万亩。畜牧业方面稳定生猪、禽蛋,努力发展奶牛和特种种禽生产。全年生猪出栏24.7万头,比上年减少9.2%;白山羊出栏24.1万头,同上年持平;家禽出栏444.7万羽,比上年减少1.2%;鲜蛋总产量1449万公斤,比上年减少4.7%;鲜奶总产量1514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2.2%。渔业方面做强河蟹为主的特色水产业,稳定常规养殖,逐步压缩捕捞生产,发展水产加工业。全年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06万亩,其中岛外养蟹面积96万亩,生产河蟹1.4万吨;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产量1300吨;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8万吨,比上年增长0.2%。
2007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种植业23.3亿元,增长4.9%;林业0.9亿元,下降18.0%;牧业6.7亿元,增长17.9%;渔业14.4亿元, 减少4.6%;农业服务业0.9亿元,增长6.8%。
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的发展水平,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优势比较明显,完成工业总产值132.2亿元,占全县工业的89.5%。长兴海洋装备岛建设的有力推进,成为我县工业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海洋装备产业实现产值40.1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四大工业企业在长兴建成投产后,对我县工业结构调整、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行业构成来看,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传统行业比重逐步减小。通用设备、交通设备、金属制品业成为我县工业的三大主导行业,其产值占全县工业的比重达47.8%,纺织和黑色加工业的产值比重由原来的前两位下降至第四、第五位。
工业经济效益和产值保持同步增长,税金增幅高于产值增长。全年实现税金总额5.1亿元,比上年增长33.9%,高与工业总产值增速21.4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业融入大市场,谋求大发展。2007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列入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房屋施工面积为12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4%;竣工面积6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9%。
金融业
金融业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银行存贷总额不断增加。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9.1亿元,比年初增加28.7亿元;贷款余额165.3亿元,比年初增加20亿元。
内外贸易
今年以来,我县以体育、旅游等各项节庆活动为契机,抓住节假日和婚庆消费等有利因素,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县内商品市场销售活跃,吃、穿、用、烧全面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从商品用途来看,吃的商品零售额7.7亿元,增长12.1%;穿的商品3.5亿元,增长11.5%;用的商品13.5亿元,增长11.8%;烧的商品0.9亿元,增长9.6%。集市贸易成交额4.5亿元,增长10.8%。
外贸企业出口能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工业品出口拨交额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农副产品出口拨交额0.2亿元,比上年下降13.3%。
招商引资
强化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7年全县引进各类企业3940户,比上年增加1328户;注册资金总额53.5亿元,比上年下降4.6%;累计完成税金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崇明工业园区和富盛开发区共引进注册企业708家,注册资金14.6亿元,完成税金13.1亿元;各乡镇、委局经济小区引进企业3232家,注册资金38.9亿元,完成税金17.6亿元。
2007年,新批准三资企业32家,比上年增加2家;项目总投资78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9.8%;合同外资45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8.9%;实际利用外资17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8%。
邮电通讯及交通运输业
通信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2.3亿元。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7.7万门。年末拥有电话用户22.3万户。每百户住宅电话拥有量达68.8部。邮政业务平稳发展, 2007年末共有邮电局(所)57个,全年进出函件724万件,进出包件15万件,进出特快专递18万件,发行各类报刊杂志1393万份。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崇明政府门户网站精心设计专栏、不断拓展内容,使本地新闻日均更新由2.5条提高到6条,网站文字信息量达3600多万字,网站页面浏览量日均4万多人次。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政务外网建设有了新突破,在今年政务外网全面开通的基础上,对12个有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单位局域网整体接入县政务外网的工作,同时做好5家单位政务外网的延伸工作。全年共采集社会保障卡信息4万人次,完成了1万余名七十岁以上老人社保卡红卡的发放工作。
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水陆运能得到提高。2007年在沪崇航线投资5200万元建造了3艘车客渡轮,新增客位1050个、车位84个,在长横航线投资120万元建造了一艘玻璃钢船,三岛和上海之间的车客来往更加快速、便捷。年末三岛对外水运航线14条,全年水运旅客1350万人次;渡运车辆165.8万辆次。2007年全面完成32个行政村通公交的目标任务,公交覆盖率达85.3%,全年陆上公交新增33辆出租车,更新客车70辆,其中南堡公交线投入24辆空调客车,改写了崇明无空调公交车的历史,年末共有公交线路33条,线路长度864公里,全年运送旅客2317万人次。
旅游业
崇明旅游逐步做大做强,特色旅游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崇明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已定稿;崇明大众化旅游发展规划已编制;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二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一期改造已开工建设。旅游节庆活动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精心组织了第十届崇明森林旅游节开幕式、焰火晚会,成功举办了“前卫村第十四届金秋文化旅游节”、“森林嘉年华”、“瀛东渔家欢乐节”、“长兴岛柑桔文化艺术节”、“横沙岛秋之韵”、“绿港村全国蟋蟀大赛”、“明珠湖风筝邀请赛”等系列活动,使崇明旅游市场亮点不断,打响了崇明旅游品牌,岛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逐年增加。2007年接待游客10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完成直接营业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二、社会事业
科技
组织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年以组织申报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配合市科委全面实施支撑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第二批科技项目,进一步加大科技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力度。2007年组织申报国家、市级科技项目共45项,已批准24项;实施县级科技、科普项目66项;验收县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推广、科技产业化和科普项目46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了新发展,全年已申请各项专利278项。科普工作又上新台阶,组织开展了上海科技节、全国科普日崇明地区活动,全年进行了46场科普讲座,参加人数为2800多人次;举办科普早市30场次,参加群众达3.5万人次,赠送科技图书5500册,科普挂图360套,发放各类科技资料、小报3.2万份
教育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实践,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007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7.2亿元,与上年持平。总投资5510万元的明珠花园小学已建成使用;总投资930万元的竖河职校农林实训中心竣工;投资2500万完成了11所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地建设;46个暑期校舍修理项目按计划完成。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2007年引进各类教育人才196名,全年举办了2个学历培训班,开设了1个学前教育本科班,完成了123名新教师上岗培训,组织了40多名初高中英语教师出国培训,建立了11个名师工作室。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达到95.2%;中考合格率为96.1%;高中阶段入学率在98.5%以上;高考上线率为93.2%,其中本科上线率达32.7%。
文化、广电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下乡工程成效显著。2007年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文化艺术节”、“国际公路自行车开幕式”文艺汇演、“第二十四届少儿书画赛”、“春到东平摄影比赛”、“崇明—嵊泗摄影联展”、“海峡两岸艺术家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实施送文化下乡“百、千、万”工程,全年文艺演出超过100场次;千场电影下农村,超过3000场;万册图书送乡镇,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广播、电视、报纸三大媒体发挥大众传媒特有的宣传功能,以崇明生态县创建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精心策划,搞好重大宣传活动。2007年崇明人民广播电台共播出3668小时,播出新闻2960条;崇明电视台共播出5470小时,播出新闻4930条。有线电视家家通工程逐步推进,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终端用户0.4万户,年末终端用户达6.8万户。
卫生
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改革顺利推进,医疗保险综合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总投资460万元的庙镇、长兴医疗急救分站建设已竣工验收;总投资2000万元10家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改造已完成;堡镇医院整体搬迁和康乐医院改扩建完成前期工作;4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2007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6%,缴费标准从216元提高至276元,大病和门诊报销比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07年末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28个;拥有医院病床3254张。各医疗机构全年完成诊疗次数176.9万人次;收治入院人数7万人次。
体育
成功举办有影响力的各项体育赛事,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2007年成功举办了环崇明岛女子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办了上海特殊奥林匹克自行车赛,举行了第46届“烈士杯”篮球赛,承办了崇明县第十四届运动会,组队参加了市第六届农民运动会,在参加的全国和市级比赛中,获32金22银23铜的好成绩。组织实施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步、与和谐社会同步的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了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节活动,参加人数达万余人次,全年完成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和20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7年末县属自来水厂4家,年供水量2132万吨,管线长度176公里。全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售电总量达13.7亿千瓦时。年末液化气用户22万户,年消费量70万瓶;有管道液化气用户2.2万户,年用气量达259万立方米。
三、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生
户籍人口逐年减少,外来人口明显增加。2007年底三岛户籍人口为69.7万人,比上年减少0.3万人,人口出生率6.20‰,死亡率8.57‰,自然增长率-2.37‰,已连续13年呈负增长态势。外来流动人口12.2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
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落实,低生育率水平保持稳定。2007年符合计划生育奖扶与奖补条件的对象共2.3万人,发放金额2200多万元。全县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9.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为88.2%。
劳动就业
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城乡就业水平。2007年末,全县城镇职工人数为2.8万人。其中企业单位职工1.1万人;事业单位职工1.4万人;机关、团体0.3万人。切实加强对“万人、千人、百人就业项目”的管理,促进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007年新增就业岗位11337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13.4%,其中新增岛外就业6301人;新增岛内就业530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控制在7570人的指标以内。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发展,2007年实施各类培训11952人,超额完成年计划6000人的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民生基础保障得到巩固。2007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达22.4万人,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达85%,农保养老金每人每月领取标准由平均32元提高至117元。城乡居民低保继续实现应保尽保。2007年,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8万人次,保障金额2935万元;补助协保对象1.5万人次,补助金额207万元;发放粮油帮困卡3.4万张,折合金额153万元;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万人,保障金额3480万元;全年新增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数9741人;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4.2万人。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制度继续实行,2007年全县有8.1万名65岁以上老年农民享受养老金,发放金额8160万元。年末全县共有福利养老院40所,收养人员2849人,新增养老床位666张。
城乡居民收入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07年,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28050元,比上年增长20.8%;农村住户年人均纯收入7485元,比上年增长10.3%。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全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比上年新增1315万元;农村合作医疗补贴新增1937万元;农保退休人员补贴新增3400万元;就业岗位新增农民收入6336万元。居民储蓄总量不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76.1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人均储蓄达25213元,比上年增加667元。
住宅建设
积极推进旧城区改造,改善小区居住环境。2007年投入527万元,完成了19幢共3.8万平方米房屋的平改坡改造,投入898万元,完成了10个小区共41万平方米的旧小区综合整治。住宅建设整体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共完成投资额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0%;住宅施工面积85.9万平方米,住宅竣工交付面积55.6万平方米。两个80万商品房建设在6个乡镇全力推进。积极落实廉租住房政策,全年核定租金配租家庭24户,发放资金10.7万元。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4.5平方米;农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69.2平方米。
四、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已实现主塔封顶,陆地各项配套工程有序推进。崇启通道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展开,崇明新城和陈家镇试点城镇建设逐步加快。总投资1.7亿元完成了体育路、石岛路、新港路、达山路工程。总投资1.8亿元完成了崇明大道、乔松路、翠竹路、绿海路延伸段建设。乔松路、风丰东路、裕安大道一期等道路工程已竣工验收。35KV圆沙输变电项目建成投运。投资2亿元建设的陈家镇220KV变电站已进入调试阶段。已开工建设东滩风力发电扩建工程。前卫村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内完成168座危桥改造工作,全年建设乡村公路555.9公里。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县乡镇两级政府把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生态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予以全力推进。在确定绿华镇及其华西村、陈家镇及其鸿田村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和试点村的基础上,确定了县级首批3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并明确以宣传教育、清洁家园、社会事业发展和平安社区创建为建社专题,出台了一批惠农、惠民的政策和措施,试点村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完成新建三格化粪池2.5万户,取缔小粪坑3万户,拆除五棚11万平方米,宅河整治935条,涵洞改造599条,沟河坡绿化64万平方米,植树64.5万株。
环境保护
2007年是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第三轮的关键年,也是创建*********生态县启动实施之年,全年完成了《崇明生态县建设规划》和16个《乡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年环保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达6.4%。总投资2.1亿元的城桥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总投资2.7亿元的长兴、陈家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总投资2.2亿元开工建设新河污水处理厂和堡镇污水处理厂工程;长兴岛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已投入运行;三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实现了全覆盖;全年投入1118万元添置作业车38辆,新建垃圾箱房22座。加强环境监管,推进污染防治,全年对41家重点监管企业分期分批实施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已建成42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投资4500万元的庙港、跃进水闸得到改造,投资4500万元,完成了小水厂归并及管网改造工程和庙镇二期水网改造工程,开展了万河整治行动,完成了2354条段1408公里的镇村级河道整治,投资1.1亿元开工建设老滧港、堡镇港和新城老南横运河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北横运河庙港延伸段和跃进段保坍工程,使水环境面貌得到改善。造林绿化又有新的发展,2007年城堡两镇新增绿地面积2.4万平方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很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社会发展中的群体性矛盾仍有发生。
崇明县统计局
2008年 1 月 28 日